今年人力资源最火的热词是啥?十有八九会想到灵活用工。尤其在今年疫情之下,关于灵活用工的热度更是再度飙升。什么是灵活用工?或许大家也能说出个大概,但或许也只是个大概了。

01灵活用工的概念是怎么兴起的?

当问起灵活用工是怎么火起来的,首先需要对灵活用工这一概念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
最早有灵活用工概念的诞生,普遍被认为是源起于八九十年代,欧美企业内部的一种特殊人事招聘模式,主要用在企业内需要解决一些突增性、季节性、临时替代缺席员工、临时聘用问题解决专家的一种用工方式。

至于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模式来招人,目的很清晰,就是为了省钱。企业内部某些工作假如不需要常规性地长期执行或操作,或某些业务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点,根据实际用工需求灵活招人,对企业来说不仅划算,对劳动者而言,也不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被长期禁锢在格子间里。这种方式,企业习惯性称之为“降本提效”。

关于灵活用工的定义,他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用工模式。他是企业在面对公司内部因项目临时性人员短缺,季节性人员需求高涨,专家补给等,进行短期增补人员的一种灵活用工模式。从关系上看,灵活用工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传统理解下的劳务关系,双方更接近商务合作关系。

02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?

在灵活用工概念爆火之前,另一种用工模式也曾“爆火”人力圈,那就是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。一开始,许多人会将灵活用工等同理解为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,但事实上,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

所谓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,是指企业将用工需求委托给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,劳务派遣公司再通过派遣自己招聘的员工去到用工单位进行工作。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与灵活用工一样,都是企业对用工成本优化的一种方式。

但从关系上看,劳务派遣依然是一种劳务合同的关系,用工单位通过派遣企业向员工支付工资,员工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,企业针对劳动力的使用支付对价。但灵活用工是一种承包合同的关系,企业针对完成的工作成果支付对价。

03灵活用工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?

而在灵活用工概念之前,不得不提另一个名词,那就是零工经济(gig economy)。美国资深经济学者黛安娜·马尔卡希,就零工经济问题的研究还出了一本书,就叫《零工经济》。根据书中对零工经济的定义:零工经济的工作模式,就是用时间短、灵活的工作形式,取代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,包括咨询顾问、承接协定、兼职工作、临时工作、自由职业、个体经营、副业,以及通过自由职业平台找到的短工。

零工经济所定义的概念一直都有,但近几年的突然兴起,自然是跟共享经济有很大的关联。共享经济本身是指个人将闲置资源,通过有偿让渡的方式来获取回报的赚钱模式。共享的概念同样也不是什么新奇事物,但在14年15年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阶段,共享经济模式才开始大规模地试探,并逐步渗透进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共享的概念不仅限于某个物品,个人劳动力同样也可作为共享的外衣共享出去。

除了最早我们熟知的网约车司机,通过共享自家汽车,并担任司机角色提供便利的出行,到后来外卖小哥平台接单派送外卖,再到后来教师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进行授课辅导。其实他们都是通过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来完成工作的闭环,有需求的人在平台上提交工作任务,能满足需求的人,在平台上接单并完成任务,最终按完成的工作任务结算。

04疫情下,灵活用工模式被再度催化

灵活用工,提供的只不过是一种用工模式,可使用的应用场景也并不仅仅局限在共享经济的领域,包括前文所说的企业内部,同样可以按临时性、季节性、专家性的特点,将工作最小化,按件灵活分配。由于灵活用工的模式有着自由度高,灵活度大的特点,很自然地会将灵活用工工作者划分为自由职业行列。但现在,普遍会将他们称之为为“灵活就业从业人员”。

今年疫情爆发期间,在整体市场情况还处于不明朗的阶段,首先一波生鲜配送与餐饮企业“共享员工”的模式,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到后来中小学云端开课,促进了在线教育和云辅导的市场教育,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,都在加速灵活用工市场规模的发展。
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最新数据,我国包括个体经营、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在内的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,由于灵活用工高度灵活的特性,不仅缓解了特殊时期下因就业造成的沉重打击,对于改善民生,解决劳动者生计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也难怪灵活用工一词,在2020这一特殊年份下,成为一个“异军突起”的关键词。

根据美团2020上半年的数据显示,通过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达295.2万人,同比增长16.4%。疫情影响下,“兼职做骑手”还成为另一种就业新趋势,近四成骑手有其他职业,其中不乏律师、舞蹈演员、导演、企业中层管理者、金融从业者、软件工程师等群体。

今年的5月28日,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:“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,大概有1亿人就业,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。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,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,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。”

到7月31日,国务院办公厅出台《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》。就强调了个体经营、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,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,对拓宽就业新渠道、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。并在意见中提出了包括鼓励个体经营发展、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、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等14项举措。

今年,无论从市场带动还是政策加持来看,灵活用工模式都进一步被加速催化,未来,灵活用工会如何继续发展还不得而知,但在就业形态上,确实刷新了大家对就业的认知。关于灵活用工是怎么火起来的,我相信你已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。